发动机工作时,不管负荷的大小,转速和周围大气温度的高低,冷却水的温度都应该保持在80~90 ℃。水温过高会使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导致燃油消耗增加和摩擦副的卡滞或拉伤等不良现象。
发动机水温过高的原因有:水温指示器失灵、发动机及散热器的外部过脏、冷却系漏水、百叶窗关闭或开度不到位、风扇不能正常工作、散热器出水管损坏、散热器芯管阻塞或散热片倒伏过多、节温器实效、水泵损坏、使用自来水作为冷却液、在高温季节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发动机润滑不良、机器长时间顺风(风速较大)行使或作业等。
引起发动机水温过高的原因很多,在检修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认真分析,及时排除故障。
(1)检查水温指示器。若怀疑水温指示器失灵,可在冷机状态下将玻璃棒式直感温度计的示值插入散热器内,同时观察水温指示器与温度计的示值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应及时检查水温传感器。若被损坏,应予以修理或更换。
(2)检查发动机及散热器外壳清洁情况。若外壳上积了一层尘土或油灰,说明水温高与外壳的清洁程度有关,应及时清理。
(3)检查冷却系有无渗漏现象。先检查冷却系部件连接部分有无渗漏,热状态下不易查出的渗漏可以在冷状态下做检查。若冷却系外部不漏水,而冷却水仍然消耗过多,则应检查内部有无漏水。若发动机工作时排气管冒白烟,有时散热器口向外溢水和排出气泡,说明气缸垫烧坏或气缸盖、气缸套出现裂纹。若拔除机油尺时发现机油中有水,则说明气门室内壁或进气道破裂漏水或气缸垫水道已与汽缸相通。
(4)检查百叶窗及风扇。首先检查百叶窗的开度,若开度足够,在检查风扇传动带的松紧度,用大拇指以一定的力(30~40N)压下单根传动带,若挠度为10~15mm为合格。若压下的离太大,说明风扇的传动带太松,应松开发电机支架进行调整。如果风扇传动带磨损、断裂、分层等,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必须将两根传动带一并换掉,不允许将一新一旧搭配使用。若传动带并不松但仍然打滑,说明传动带及带轮磨损严重或黏有油污,应予以更换或清除油污。若风扇转动正常,但发动机仍然过热(冷却水温度过高),则应检查风扇工作时风量及风扇离合器工作是否正常。其方法是,在发动机运转时将一张薄纸放在散热器的前面,若能够被牢牢的吸住,说明风量足够,否则,应检查风扇离合器、风扇叶片旋转的方向是否正确,或检查风扇叶片有无变形、折断或角度是否正确。如果叶片已经变形,可用专用工具夹住叶片头部作适当的折弯矫正,以减少叶片涡流,必要时应更换新风扇。
(5)检查冷却水循环状况。若风扇正常,可用手触试散热器和发动机的温度。若散热器温度低而发动机温度高,说明冷却水循环不良,应检查散热器出水胶管是否被吸瘪,内层有无脱层、堵塞。若出水胶管良好,可拆下散热器进水软管并启动发动机,这时冷却水应有力地排除,若不排水,说明节温器或水泵有故障。为了更加准确地判断节温器的工作性能,应将节温器从冷却水分配管仲拆下做试验。将节温器置于盛有水的透明容器中,将水加热并同时用水温表测量其温度的变化。当水温达到大循环阀门初步开启温度时,节温器应能自动伸展使阀门打开;继续加热使之达到大循环阀门全开温度时,节温器亦能达到全部张开的位置。否则,节温器已损坏,应更换。若节温器正常,大循环中断就是水泵的损坏造成的。
(6)检查冷却水总量。通过对冷却系统的检查,若发现冷却系统容纳不了规定的冷却水,说明散热器和缸体水套内水垢沉积过多。如果冷却系水垢较严重,应用化学方法予以清除。为了避免产生水垢,冷却系最好使用软化处理过的冷却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