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当的粘度:适合的黏度是磨擦表面建立油膜的首要条件,黏度大,则流动性差,起动瞬间更易磨损,黏度低则润滑不足,发动机运转后,也会造成磨损。一般来讲新车和新大修的车应使用黏度较低的机油,因为这时的发动机各部分配合间隙很小,黏度高的机油流动性又不好,这样就会导致发动机散热及润滑不良,使润滑油老化加快,发动机磨损加剧。如果是老旧车由于长期磨损导致机油压力不足使发动机润滑不良时,就应加入黏度较高的机油,因为高黏度机油更容易建立油压,如加入高黏度机油仍然压力低则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
2、环境温度: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温来决定机油的粘度,一般来说冬季应选用复式黏度的机油保证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中国南方地区可选用SAE 20W/50级黏度的机油,北方冬季地区SAE 5W/30或10W/30黏度一般可以满足要求,夏季主要是考虑机油的黏度保持,因为夏季温度较高黏度太低的机油不能保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使发动机得不到润滑,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可选用SAE 15W/40或SAE40机油,温度过高地区可选用SAE20W/50、 SAE50机油。具体各粘度适用温度见下表。
气候 |
地区 |
粘度等级(SAE) |
极限气温范围/℃ |
最佳使用温度/℃ |
严寒 |
极地东北、西北 |
0W
5W
5W/20或5W/30 |
-55~-10
-30~-25
-30~30 |
-50~-10
-25~-20
-25~30 |
寒冷 |
华北、
中西部及黄河以北地区 |
10W
10W/30
15W
15W/20 |
-25~-20
-25~30
-20~-15
-20~20 |
-20~-15
-20~25
-15~-10
-15~15 |
寒温 |
黄河以南及长江以北 |
15W/30
15W/40
20W |
-20~30
-20~40
-15~-5 |
-15~25
-15-35
-10~-5 |
温、湿热 |
长江以南 |
20W/30
20W/40
20W/50
25W/50
20
30
40
50 |
-15~30
-15~45
-15~45
-10~50
-10~30
0~30
5~45
5~50 |
-10~30
-10~40
-10~40
-5~45
-5~30
5~30
10~40
10~45 |
|
|
|
|
|
|
3、燃油种类:如果是柴油发动机,应选用柴油机,API标准将评定柴油机的字母放在汽油机油标准之前,因为柴油中硫份燃烧后形成的酸性物质会腐蚀机件,柴油机油中的碱性成分可以中和酸,减小酸的危害。另外发动机分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由于这两种发动机工作原理不同,所以二冲程发动机油与四冲程发动机油是不通用的。
4、级别的要求:机油的等级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随着发动机技术发展对润滑油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选择机油还要看汽车发动机的设计生产年代,由于现代发动机强化系数很高,所以设计生产年代越近的车就应选择级别越高的机油,如果您的座车是辆高档豪华汽车,您希望车子得到更好的养护,那您应选用品质等级高的机油。即便您的座车价格不算太贵,为延长使用寿命,减小燃油消耗,您也应该选择品质较好的机油。目前国内销售及生产的最高级别汽油机油为API SL,2002年API推出了柴油机油目前最高级别CI-4柴油机油标准,目前国内能够生产的最高级别为API CH-4,目前国内只有少数润滑油公司能生产这两种高档机油。
|